论坛侧记

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侧记

新闻来源:民族声乐系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4日
2007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在上海举办
11月21日至23日,我院副院长、民族声乐系主任刘辉教授率领民族声乐系、附中民族声乐学科、艺术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教师一行40余人前往上海,参加了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
民族声乐论坛是近年来全国民族声乐界重要的学术论坛,是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交流平台,对于促进 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演唱表演、理论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前瞻和指导作用。第一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于2000年由中国音乐学院承办,第二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于 2005年由沈阳音乐学院承办,并作为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建系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承办,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 综合院校艺术系(音乐系)和专业团体的民族声乐教师、歌唱家、作曲家、理论家二百余人与会。
会议的开幕式由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廖昌永教授主持,上海音乐学院院长、音乐教育家、作曲 家杨立青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音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分别讲话致辞。会议就民族声乐的教学法与教材建设、学科历史回 顾与未来发展方向、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与审美等主题进行了理论研讨,旨在对民族声乐进行历史回顾和理性总结,进而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深入发展。金铁霖、鞠秀 芳、刘辉三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学术报告。金铁霖教授的学术报告《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讲话》论述了“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教学 思想及特点”、“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而努力”等方面的内容。鞠秀芳教授的学术报告《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上海音乐学 院民族声乐教学50年的回顾和展望》,结合上海音乐学院的民族声乐教学谈了“历史追溯教学回顾”、“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开门办学艺术实”、“与时俱进 发展创新”等方面内容。我院副院长、民族声乐系主任、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刘辉教授的学术报告《关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教材建设问题》,对民族声乐教材建设问 题进行了理性归纳和梳理,从“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教材建设中的教学曲目与教学法的关系”、“教材建设中的教学曲目与演唱方 法的关系”、“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关系”、“教材建设的评估问题”六个方面,论述了民族声乐的教材建设问题,提出了“民族声乐教材要能 够体现民族声乐的民族性、文化性、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多样性、基础性、规范性、示范性等特征和作用;民族声乐教材要能够体现民族声乐基本理念和审美 价值,具有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民族声乐教材应该是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生活、歌唱大众、赞美和谐社会和传播先进文化思想、高尚 道德情操的载体;民族声乐教材是训练、培养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尽快成材、不断提高演唱水平的实现途径”、“在教材的具体使用选择时,要考虑选用的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训练价值和风格特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要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繁和民族声乐教学曲目风格、体裁、题材、内容 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繁荣是与民族声乐的发展、提高并存共生的,二者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等观点。刘辉教授 还在报告中对“字正腔圆”的歌唱理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并提出了“以声带字”、“声字同出”、“以腔带字”、“腔行字圆”、“腔领字行”等一 些新的歌唱理论,这些经实践总结出的新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对声乐艺术发展的重大贡献。在报告中,刘辉教授结合沈阳音乐学院 民族声乐系教学中教材的编选原则和“三段体”教学模式,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院民族声乐系的教学经验。刘辉教授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 评,不时引来阵阵掌声。在学术报告后,应与会专家的要求,刘辉教授示范演唱了新编走西口《叫声妹妹泪莫流》,他的学生、我院附中青年教师沈德鹏也演唱了 《来香巴拉看太阳》,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热烈掌声,把报告会推向高潮。
11月21晚,《声情满杏坛——上海音乐学院80周年校庆系列音乐会民族声乐专场》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 乐厅举行,才旦卓玛、肉孜·阿木提、方琼等歌唱家、教师及优秀学生参加演出,节目有独唱、小合唱、表演唱和歌剧片段,形式丰富多样,展示了上海音乐学院民 族声乐专业多年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水平。
11月22日下午我院刘辉教授、王瑞江教授、朱玉教授、赵德山副教授等民族声乐专业教师参加了分组讨论, 围绕各个专题交流了教学经验,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就“如何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何借鉴世界其他优秀声乐艺术”、“民族声乐教材建设问题”、“民 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加快民族声乐走向世界”、“民族声乐的声部建设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在闭幕式上,各 组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讨论情况,王瑞江教授、常留柱教授、郭详义教授、黎列刚教授、孟新洋教授代表各讨论组进行了总结发言。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作了大会发言,阐述了自己对民族声乐的感情及认识。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董金平致闭幕词,对大会的圆满结束表示了由衷的祝贺。
这届民族声乐论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与会代表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上海音乐学院、中 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在全国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军作用,由这三家院校共同发起举办的全国民族声乐论坛是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民族 声乐界统一认识、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家都衷心希望民族声乐论坛能够继续办下去。与会专家对金铁霖、刘辉、鞠秀芳三位专家的学术报告给予了充 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与会专家和代表们还认为,民族声乐教材建设是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规范、提高、发展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具体手 段。刘辉教授 对于“字正腔圆”理论的深层次解读,发展、延伸和丰富了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和演唱方法,是民族声乐在教学研究、歌唱方法研究、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和突 破,是推动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演唱实践、理论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发展传统声乐理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与会专家就如何办好论坛 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如“下届论坛是否可以就‘男声教学’问题成立攻关组?”“全国民族声乐教育界能否共同承担某些科研课题?”“如何进一步加强院校之 间交流,团结全国民族声乐界?”“原生态演唱由于没有统一的衡量评判标准,建议能否取消各种有关原生态的比赛,改为调演或展演更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的优 秀音乐文化”等问题。会议号召,民族声乐界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起来推动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以研讨引发思考,以思考引发创新,以创新带 来发展,以发展推动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llg-workshop-1

演唱“祖国,慈祥的母亲”

llg-workshop2

 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

llg-workshop3

参加“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的专家们合影留念

llg-workshop4

“第三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开幕式